BOB半岛入口

小学生俩月花15000只为小马宝莉卡牌部分卡牌还被炒到过10万天价!?

时间: 2024-12-02 12:13:12 |   作者: BOB半岛入口

  9月7日,浙江金华的邵先生发现孩子在文具店集卡,暑期近2月花去了至少有15000元。邵先生称,存钱罐里是平时过生日等给2个孩子的钱,发现时只剩5000多元。孩子们已经集齐了2本无重复卡片的册子,10元1包5张卡,只有2到3张能用,废卡都被扔了。

  邵先生孩子集的卡是动漫IP《小马宝莉》的周边,这类卡牌最近一段时间成为了中小学生的新宠。

  此前,有新闻媒体报道称在二手交易市场上 部分稀有小马宝莉卡牌 炒到了 单张10万以上的“天价”, 引发广泛关注。

  如今,卡牌不仅成为 中小学生群体的“社交货币”, 甚至有学生在课堂内高价转卖、交易卡牌。

  “喜欢集卡更多是因为身边同学朋友都有,但我也知道在这上边花了很多钱是不好的。”有学生坦言。

  在广州时尚天河购物街的一家动漫周边商铺内,每天下午4点到5点,便有背着书包的学生不断来此。商铺里陈列着各类动漫游戏周边,但最受学生欢迎的,还是摆在店内最显眼位置的小马宝莉卡牌。

  “很畅销,有的是自己过来买的,有的是和同学一起,也有的是家长一起。”售货员和记者说,每天购卡的孩子多达几十个。

  这种小马宝莉卡牌的卡包共有四大类,分别为:彩虹包、辉月包、暮光包以及特典包。每种卡包会在半年更新换代一次。例如,第三代辉月包,被玩家称为“辉月三”。每一款卡牌都有特定的属性,分为16个等级,等级越高的卡片越稀有,价格越高昂。

  “买多了才更有可能抽到我没有的稀有卡。”一名学生一边说着,一边拿起6包小马宝莉卡牌的辉月包,这款卡包每包10元,能获得6张游戏卡。

  卡牌已然成了孩子之间的新型“社交货币”。走访中,关于为何收集此卡片,学生们大多给出了近似的答案,“同学们都玩”。

  这一现象,已引发不少家长的担忧。家住广州的小玲是一名13岁孩子的母亲,她的女儿半年来迷上了购买、收集小马宝莉卡牌,已花费了3000多元在购买此卡上。

  “一开始,孩子每次成绩不错或者认真学习了,我就答应她买一两盒给她。”小玲说,不过,最近,她发现女儿周末总是一心想去潮玩店买卡。她说,从一开始买四五包每包10元的小马宝莉卡牌,到近期直接到店里买一两盒,“每次都花两三百元。”

  “周边的同学都在集卡,有稀有卡的同学会一块玩。”原来,本不怎么看《小马宝莉》动画片的女儿,之所以反复购卡,原因之一便是许多同学都在玩,自己有了稀有卡会让周边同学羡慕。

  让小玲等家长没有办法接受的是,集卡玩法下的卡牌不再是单纯的动漫周边,而成了孩子们攀比的新载体,“简直就是‘无底洞’”。

  记者在二手交易买卖平台上查询发现,不时有人分享卡牌信息,还有不少卡友转让、求购卡牌,价格普遍高于零售价。原本10元6张的游戏卡,一些稀有卡片单张都挂出超百元转让价。日前,一张小马宝莉卡牌在二手交易买卖平台上开出10万元的“天价”,引发关注。记者检索发现,此张“天价”卡片已经下线,但仍可见不少标价数千元的卡片。

  事实上,集卡并非新鲜事。从“球星卡”“三国卡”,再到前一阵子在小学生群体中流行的“烟卡”,变化的除了卡牌内容,还有层出不穷的新款式、新玩法。

  在生产设计上,卡牌生产商设置了卡牌等级、稀有度,因此部分卡牌出现的概率很低,甚至花费更多钱才能得到稀有的卡片,这种盲盒特性极大地激发了孩子收集和重复购买的兴趣与欲望。

  在销售渠道上,商家们则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推销,不断洗脑重复让卡牌爱好者们“盲买”“多买”。无论是哪种销售推广方式,都在强调“多买”才更有可能获得稀有卡牌。

  在多家销售门店售卖卡牌处和卡牌的包装上都标明:“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,不得购买随机抽取形式的商品。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购买随机抽取形式的商品,需取得监护人同意或有监护人陪同”。

  然而,记者看出,在门店里,不少小孩都是自己独自一人购买一叠小马宝莉卡牌,店员也并没有询问或告知其相关的购买须知。

  在直播间里,主播前方摆放着一个亚克力展架,上面陈列着各类卡牌及未启封的卡包,一旁还附有一张清晰标注的“隐藏卡位概率”卡片。在此类直播间,只要用户下单购买卡包,主播随即按照下单顺序进行拆卡、发货,往往直播间观看人数可达上万人。一位家长和记者说,尽管直播间有标识未成年人禁止下单,但仍有不少未成年人用父母的账号进行购买。

  “拆卡直播间”很是火爆,多个此类直播间的观看人数在晚上能够达到上万人。消费者小颜是一名初二的学生,她和记者说,自己在围观“拆卡直播间”几天后,发现每晚直播间都能多次拆出卡位级别很高的稀有卡片,于是自己用家长的账号,花了2000元下单,但并未抽到稀有卡片。

  在多家“拆卡直播间”,记者看出,直播间里客服不会核验购买者是否为未成年人,只是提醒了相关的购买须知。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询问多家“拆卡直播间”客服,客服均提醒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请勿下单购买,8周岁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须取得监护人明确同意后方可下单,且拆卡后不退不换。

  2023年6月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《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(试行)》强调,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。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,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。

  但事实上,有部分未成年人使用其家长的账号进行下单购买,而“拆卡直播间”等线上平台也难以去核验购买者的年龄。有家长认为,无论是线下卡牌销售门店还是线上“拆卡直播间”,甚至是卡牌生产商家,它们标明的购买须知其实形同虚设,更像是商家的一种“自我保护”。

  曾有业内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,目前,国内卡牌产业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,包括无序的定价体系、缺少规范的交易渠道、缺少监管的交易资金、缺少公正的二手卡牌鉴定等。

  “拆卡和拆盲盒相类似,都具有射幸行为的特征,具有博彩性质。”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,几乎所有的拆卡、盲盒都有证券交易市场,如果商家在销售卡片时承诺“稀有”卡牌在证券交易市场能轻松实现高价交易、高价变现,或提供反向“变现”的途径,那可能就存在博彩、赌博的风险。

  目前,面对卡牌有两种声音,一种是严厉禁止,一种是适当引导。前者多为学校,后者多为家长。

  广州一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和记者说,自己曾发现班里有学生在课后交易、转卖小马宝莉卡牌,“甚至有一次,发现他们私下一张卡转卖到了360元。”她向记者表示,学校现已禁止学生进行此类交易和转卖。

  目前,北京、长沙、厦门等国内多地中小学已明令禁止学生在校内“集卡”“换卡”。但老师的担忧却并未停止,“放学之后的时间,孩子们是否交易卡片,是我们所担心的事。”

  采访中,记者看出也有许多家长并不想将卡牌“一棒子打死”。多名受访家长表示,自己也会定期给孩子零花钱让其购买卡牌,“孩子喜爱卡牌能够理解,不好一堵了之”,重点是如何合理引导孩子的爱好。

  究其原因,卡牌或许是一种代偿,孩子们需要的不是卡牌本身,而且是其自带的社交属性。尤其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,孩子之间、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联系在减弱,才使他们希望通过抽卡、交换融入群体,收获友谊。

  如何和孩子沟通、交流,让孩子认识到“集卡成瘾”的风险,这需要家长和孩子之间有更多交流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:从严从实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

  “日本人不得入内”,东京面向中国人的非法风俗店激增,还有日本女性在里面工作

  豪门悲喜夜:阿森纳5-2狂胜 巴萨1-2创53年耻辱 拜仁1-1绝平多特

  一场5-0让西甲变天,皇马跌至第3:54岁匪帅杀疯7连胜,2场轰11球

  “2024新一代人工智能(深圳)创业创新大赛”总决赛收官 八方地动获得冠军

  人类幼崽薅自己头发可真狠,宝宝:手不知道是自己的,头发也不知道是自己的,只有痛才知道是自己的

  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